因务虚而衰,漫天遍野的互联网思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01
02
近几年,从华尔街传到中国投资圈一个新的名词“独角兽公司”,独角兽公司一般指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十年内)还未上市的公司的称谓。
为什么我今天将互联网思维和独角兽概念放在一起来谈,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特点:发展速度快。强调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风口之上猪也会飞”,“前期可以不要利润,砸钱占据市场”。独角兽排名第一的蚂蚁金服,仅仅用五年时间,估值就超过了1500亿美金。瑞幸咖啡公司从2017年6月注册成立,到2019年5月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只用了23个月的时间,并自称将于2019年底总门店数超4500家,超过最大的竞争对手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门店和杯量),而星巴克已经进入中国耕耘了20年之久,瑞幸咖啡发展速度突破了传统企业家的认知。
嘀嘀出行、摩拜单车、美团等知名的独角兽企业,其中滴滴出行自2012年成立以来,截至2019年初已经完成了20次融资,金额总量超过1300亿人民币(部分融资金额没有披露未计算),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融资额最大的未上市公司;摩拜单车在没有被美团点评收购前(191亿人民币估值出售),融资金额在135亿人民币以上(部分融资金额没有披露未计算);美团点评在上市之前融资金额至少672亿人民币(部分融资金额没有披露未计算)。
巨额的资金投入,意味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如果被投资企业失败破产,则是社会资源巨大的浪费,而无论资金何种来源。且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时间的失去,是历史发展机遇错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DGP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笔者认为中国GDP增速在2020年降到6%以下是大概率事件,而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老去,最迟2027年,中国人口会出现负增长。
如果被投资的企业获得成功,成为了独角兽,上市之后占据着市场寡头垄断的地位(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特性就是垄断或寡头垄断,赢者通吃),而垄断则意味着资源配置低效,服务变差,并且阻碍创新。当滴滴把Uber赶出中国市场之后,中国的消费者,获得了什么样的服务体验,大家应该很清楚。滴滴出行只是一个网约车平台而已,其实际功能性的研发成本,融资总额的一个零头就足以覆盖,绝大部分资金是在价格战中消耗掉了,某位投资界人曾说过“依靠补贴带来的市场繁荣都是自欺欺人,都是伪需求”。
我们是不是需要反思,数千亿的资金投入在网约车平台中,几百亿的资金投入在共享单车产业中,一片火热的激情之后,最终的产出是什么,给社会留下什么样的价值,去其浮华,抓其本质,难道不就是个约车平台么?不就是个按时付费的自行车么?更何况这些商业模式还是从国外照搬过来的。
我们分析一下图表5和图表6,中国恒大研究院发布《中国独角兽报告2019》指出,中国161家独角兽企业,金融科技企业16家,占据着33%估值总量(161家总和比例),但基本上都以资金中转和贷款理财为主服务平台,与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相比,根本没有任何的实力可言;文娱媒体独角兽数量最多,占据18%的估值总量,其中估值最大的两家是今日头条和快手;汽车交通领域23家企业,占据13%的估值总量,其中估值最大的两家是滴滴出行和车好多,而实际造车的企业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的估值仅是滴滴出行十分之一。硬件、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和教育这类本该重点投入的产业,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方面,远远落后于金融服务平台和文娱板块。
03
工业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硬实力的体现,德国产品之所以闻名世界,与德国人严谨的思维和持久的专心投入密不可分,是其国家对于科学和教育的资源投入,是企业家对于产品的研发投入,并能持久以恒,才能变成制造业强国,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经过32年的沉淀与努力,现已引领全球5G的发展。取得成功的背后,是来自全世界8万名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45%)的默默付出,是过去11年5000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截至2017年底,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华为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在企业中位居全球第一。华为已经在全世界投资一些研发机构和实验室,笔者也一直关注对全世界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投资机会,希望与全世界的科学家合作,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联络(微信Robot_Volke)
中国资本与制造产业也曾经热恋过,2013年至2017年,受德国工业4.0战略的启发,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祖国大地迅速燃起了一股投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的热潮(笔者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只要跟智能制造搭边的企业,便会成为资本的宠儿,追着企业家们去投资,短短两年,数百家机器人企业诞生在中国,数千家跟机器人搭界的公司对外宣称自己是机器人公司,一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基金也迅速出手,各个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园比比皆是,一时间甚是热闹,好像我们马上就能成为先进制造业强国一样, 2017年初,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的并购交易完成,将这场投资热潮推向了最高点。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智能制造领域又开始无投资人问津,回到从前的寂寞。
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产业,是需要数十年的沉淀,才能有所发展,而资本的短期逐利特性(3-8年),注定不会也不愿意陪伴企业慢慢成长,投资变成企业股东后,就要求创始人快速发展,成为细分领域的独角兽,尽快上市,并且大多签署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对赌协议。很多创业者以前都是默默耕耘的类型,并没有接触过资本市场,在投资机构过度捧吹之后,忘记了自己产业本身的特有属性和发展规律,融资后迅速扩张,加大各项支出,甚至也对外投资,给外界一种实力很强规模很大的感觉,各大论坛频繁现身演讲,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工业产品的研发需要时间,进入市场后也需要与客户磨合,绝对不会出现所谓的爆炸性增长,那些爆发增长、产品迅速迭代的思想都来自于互联网产业,因为互联网产品大多数针对C端客户,针对个体消费者,通过免费与娱乐性,便可以迅速获得千万级别的用户或粉丝,例如前段时间比较火的影视换脸“ZAO”的小工具,几天内就圈粉数千万。如果按照发展速度来比较,互联网的产品与工业制造业产品有着天壤之别,互联网产品大多具有娱乐性和便捷性特征,有些APP软件就像小品相声和美国电影大片一样,看过听过开心一下,就已达到目的,并不会留下来什么,而且用户粉丝们都是喜新厌旧的,所以必须要求互联网产品要迅速迭代,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而工业产品则是用在机器上或用来使用的物品,是有使用价值的,并且可以利用多年,因此其最重要的是质量和稳定性,这又是建立在持续研发和精益求精的生产模式之上,这就是工业从业者一直提倡的匠心精神。
滴滴和摩拜单车某一天消失了,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华为突然消失了,我们会怎样,世界会怎样?
04
2006年新东方教育集团赴美上市以后,多家培训机构陆续赴美上市。随着“互联网+”概念兴起,在线教育也从2014年开始成为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原因无他:重视教育是国人传统,人口结构从年轻化转向中年化,二胎政策开始实行,以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在家长群体中风行。因此,教育行业自然而然的会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资本的注入意味着各路人才的涌入,其中互联网和投资界背景的创始人特点尤为突出。
互联网背景的创始人具备充分的互联网基因和思维,超级擅长市场营销,重市场轻产品,不惜一切代价抢夺市场,将大部分融资都消耗在了价格战之中,以求将企业的会员数量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增长,长时间的低价竞争,使传统的教育从业者应接不暇。
投资界背景的创始人则十分懂得品牌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清楚只有不断的资金注入,创业才能成功,因此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吸引投资机构的目光、如何提升企业估值方面来做文章,为此也是不惜一切代价。近几年,在线教育企业,包括某些独角兽公司,频频被媒体曝光会员量等数据存在造假嫌疑,虽然创始人都矢口否认,原数据作为独立第三方互联网数据尽职调查和数据真实性审查的团队,见识过大量互联网平台数据作弊的案例。当“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行业特征和天生逐利的资本发生矛盾,为了提高估值拿到更多的投资,以满足持续扩张的烧钱模式需要,数据造假或作弊似乎成了通向成功的“捷径”和将企业起死回生的“药方”。
这两类创始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质:过于追求发展速度。无论是价格战还是使用数据作弊等方法,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企业的会员量或约课量等指标“抬上去”,通过低价和刷粉所获得的会员,质量不会高,相当一部分成为不会进行二次消费的僵尸会员。侥幸获得新一轮融资的企业,则继续烧钱模式,抢占市场,同时持续亏损。没有获得新融资的企业,则直接破产出局。
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依靠不断烧钱、持续亏损去抢占教育市场的模式,创始人无异于在走钢丝,崩盘的概率极具增大。互联网思维下的“价格战”可不像传统行业那么温柔,不会点到为止,互联网思维的创始人一旦决定开战,就是要拼个你死我活,分出胜负,这与互联网行业具有“赢者通吃”的特性有关。一旦企业破产,受伤的除了创始团队和职工,还有投资机构的出资人,并殃及大量的孩子家长,2018年国务院发文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三个月费用,就是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中长期行业,“融资—烧钱价格战—再融资—继续烧钱”的思维逻辑可能在互联网产业中适用,但在教育产业,过分追求速度,容易出问题。教育产出的是人,不是机器人,机器出现了问题,可以返修或销毁,人出了问题,怎么办?重新投胎回炉再造么?
05
笔者过去十年接触过很多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创始人,发现一个比较危险的现象,就是做市场出身的创始人更加容易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而做技术的人具有局限性,大多采取稳扎稳打路线,坚守产品第一,因此无法快速增长,最终面临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结局。这是中国实体产业技术创始人面临的尴尬困境,匠心精神很难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实业有做实业的企业发展规律,互联网有互联网人思维逻辑,二者的理念和基因是有天然矛盾的地方,但现在跨界融合的趋势越发明显,阿里云王坚先生在其《在线》一书中阐述:未来所有的事物都会“在线”,整个商业世界都会重构。目前市场的发展格局来看,传统制造业受到了极大冲击,在互联网思维迅速扩张的商业世界中,如何给予制造产业较好的生长环境,避免未来中国虚拟经济强,实体产业弱小局面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能否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原数据黑岩认为,虽然互联网产业已经风风火火二十年,但未来制造业创始人仍有翻身超越的机会,这个机会就在于未来5-20年,随着5G和6G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制造产业完成智能化升级,无人工厂将会产生巨大的工业数据,而这些数据资产是出生并掌控在制造业手中,这就是未来制造产业翻身的重要筹码。但是顶层设计需要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展白皮书》就是顶层设计的一部分,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更加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资金和政策的引导,继续落实和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改造。
期待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爆发增长的那一天。
因务实而兴,因务虚而衰。